TEL: 138 2641 2791

东盟医疗器械注册之【印度尼西亚注册认证流程介绍】

发布时间:2025-10-22 人气:23 作者:天之恒

在东盟医疗器械市场中,印度尼西亚凭借其庞大的医疗需求与规范化的监管体系,成为企业拓展业务的重要目标国。其医疗器械注册由印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BPOM)主导,流程严格遵循风险分级与全流程监管原则,需企业精准把握关键节点。


分类定级:风险导向的核心逻辑

印尼将医疗器械分为四类:Class I(低风险,如绷带、血压计)、Class II(中风险,如X光机、体外诊断设备)、Class III(高风险,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呼吸机)及特殊技术类(如纳米材料器械)。分类依据风险等级、侵入性、使用场景等维度,高风险产品需提供生物相容性测试及临床试验数据,低风险产品仅需基础技术文件。


注册流程:多环节协同的闭环管理

前置准备:外国制造商须指定印尼本地授权代表(需持有BPOM颁发的经销商许可证),并准备公司资质文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NPWP、ISO 13485认证)、产品技术档案(设计图纸、材料清单、性能参数)、临床评估报告(Ⅱ/Ⅲ类必交)及印尼语标签样本。

申请提交:通过BPOM在线系统或邮寄提交材料,同步申请进口许可证(NIB)。Ⅰ类通常3-6个月获批,Ⅱ/Ⅲ类需6-12个月,涉及临床试验则延长至18个月。

评审与审批:BPOM进行技术审查、质量体系审核及现场核查。高风险产品需通过实验室测试或现场审查,确保生产设施符合ISO 13485标准。

发证与监管:获批后颁发5年有效注册证,企业须定期提交质量报告、变更申请(如设计修改需重新评估)及不良事件报告,并建立售后监测系统。

合规要点:动态监管的持续要求

注册后,企业需遵守上市后监管要求,包括定期更新技术文件、及时报告产品安全问题。标签与说明书须使用印尼语,标注清真认证(含动物成分产品)、有效期、使用禁忌等信息。费用结构因产品类型与风险等级而异,Ⅰ类注册费约500-1500美元,Ⅱ/Ⅲ类可达数万美元。


印尼医疗器械注册流程以风险分级为基础,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企业需提前规划,确保文件完整、符合法规,并选择专业代理机构协助,以高效应对流程中的技术审查、现场核查等环节,最终实现合规准入与市场拓展。


关键词标签 / keyword ta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