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 138 2641 2791

越南医疗器械认证的产品分类明细

发布时间:2025-09-12 人气:8 作者:天之恒

越南医疗器械认证体系以风险等级为核心,遵循国际协调标准(如IMDRF、GHTF指南),结合本土医疗实践需求,形成四级分类框架,并动态适配法规更新。根据越南卫生部最新法令及行业实践,具体分类标准如下:


一、风险等级分类体系

A类(低风险):涵盖无创、非活性医疗器械,如医用棉球、绷带、轮椅、手术手套等。审批流程简化,通常由省级卫生厅直接备案,可快速获批。

B类(中等风险):包括侵入性器械及基础治疗设备,如血压计、血糖仪、注射针头、血液离心机等。需第三方机构审核技术文档,部分产品需环境可靠性测试。

C类(高风险):涉及植入物、诊断设备及长期接触人体的器械,如人工关节、输尿管支架、X光设备、可吸收缝线等。需通过越南卫生部严格审查,提交临床试验数据及安规测试报告。

D类(最高风险):涵盖生命支持系统及高风险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呼吸机、放射性治疗设备等。审批流程最严苛,需提供详尽的临床评估、长期耐用性测试及质量体系认证(如ISO 13485)。


二、特殊分类逻辑与动态管理

越南对特定用途产品实施强化监管。例如,生殖健康、美容整形或儿科器械,即使物理风险低,也可能被归入更高类别;含药物/生物材料的组合产品需同时满足药品与器械双重标准。分类结果直接影响注册路径:A类采用自我声明制度;B类需第三方审核;C/D类须经卫生部实验室临床验证及审厂。


三、注册流程与法规更新

2025年新规强化技术文件要求,包括临床试验数据、产品风险评估、ISO 13485认证等。进口产品若已获中国、美国、欧盟等参考国家认证,可启用快速审查通道,审批时间大幅缩短。注册有效期通常为长期,但需动态跟踪法规变动——如2023年曾将部分分子诊断设备从B类升至C类,导致注册门槛提升。企业需建立本地化合规团队,整合法规事务、临床研究与质量管理体系资源,确保产品全生命周期合规。


越南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体现了“风险分级、精准监管”的理念,既保障了患者安全,又通过简化低风险产品流程促进产业发展。企业需深入理解分类逻辑,结合产品特性选择最优注册策略,并持续关注卫生部官网及专业机构发布的最新政策,以应对频繁的法规更新与市场准入挑战。


关键词标签 / keyword ta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