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3 人气:27 作者:天之恒
韩国作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注册认证体系以严格著称。企业若想顺利进入韩国市场,需全面掌握以下关键要点:
一、法规框架与分类体系
韩国采用四级法规体系,以《医疗器械法案》为最高层级,下设总统令、卫生福利部法规及MFDS通告。医疗器械按风险等级分为四类:
I类(低风险):如体温计、口罩,仅需上市前通知,无需审批。
II类(中风险):如血糖仪、心电图机,需技术审查及临床评价。
III类(高风险):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需详尽临床试验数据及现场检查。
IV类(极高风险):如新型复杂设备,需最严格审批,包括大规模临床试验。
注意:分类直接影响注册路径,误判可能导致流程延误或失败。
二、本地代理与授权代表
境外制造商必须指定韩国授权代表(KLH),其职责包括:
代表企业与MFDS沟通;
提交注册文件并处理后续监管事务;
确保产品符合韩国法规。
建议:选择有MFDS合作经验的代理机构,避免因文件格式或沟通问题导致延误。
三、技术文件的核心要求
产品描述与制造工艺
需详细说明产品功能、适应症、材料及生产流程。
提交设计图纸、质量控制标准及检验报告。
风险评估与临床试验
II类以上产品必须提供风险评估报告,III/IV类需附加临床试验数据。
临床试验需在MFDS认可的机构进行,数据需符合韩国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
必须通过ISO 13485认证,并符合韩国KGMP(良好生产规范)。
高风险产品需接受MFDS现场审核。
四、标签与包装的合规性
语言要求:标签、说明书必须使用韩文,包含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商信息、使用方法及警示语。
唯一标识:需标注MFDS注册编号及二维码(如有)。
案例:某企业因未标注韩文禁忌症说明,导致产品被拒收。
五、注册流程与时间成本
流程概览
分类确认 → 准备文件 → 提交申请 → 技术审查 → 临床试验(如需) → 审批 → 上市。
时间与费用
I类:3-6个月,费用较低(约5万-10万元人民币)。
II类:6-12个月,费用中等(约15万-30万元人民币)。
III/IV类:1-3年,费用高昂(临床试验成本占比超50%)。
六、国际认证的衔接问题
韩国与欧盟CE、美国FDA无互认协议,但已获国际认证的产品可简化流程:
CE认证:可免除部分技术文件重复提交,但仍需符合韩国KGMP。
FDA认证:临床数据可被参考,但需补充韩国本地试验数据。
注意:韩国对AI医疗器械有特殊要求,需额外提交算法验证报告。
七、上市后监管与合规维护
不良事件报告:需在15日内向MFDS上报严重不良事件。
定期检查:MFDS可能随机抽检产品,违规企业将面临罚款或注册撤销。
变更管理:产品设计、生产地址变更需重新提交注册申请
八、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文件翻译错误
问题:非韩语文件未专业翻译,导致审查失败。
解决方案:委托韩国认证的翻译机构,并加盖公证章。
法规更新滞后
问题:未及时跟进MFDS通告(如2025年新增的AI医疗器械要求)。
解决方案:订阅MFDS官网更新,或委托代理机构监控法规变动。
临床试验成本过高
问题:III/IV类产品的临床试验费用占比超预算。
解决方案:与韩国本地医院合作,利用其临床试验资源降低成本。
韩国医疗器械注册认证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法规解读、文件准备、临床试验及后期维护。企业需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利用本地代理资源,并持续关注MFDS政策动态。唯有精准把握每个环节的合规要点,方能高效完成注册,顺利进入韩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