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 138 2641 2791

医疗器械注册体系审核是如何进行核查的?

发布时间:2025-10-29 人气:21 作者:天之恒

医疗器械注册体系审核是保障产品安全有效的核心环节,其核查流程遵循《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及《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通过多维度、全周期的监管机制实现。审核通常分为五个阶段:申请前准备、提交注册申请、技术审评、行政审批及制证发证,每个阶段均需符合法定要求。


在申请前准备阶段,企业需完成产品分类界定、临床试验(如适用)、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准备。例如,高风险Ⅲ类器械必须提交临床试验数据,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质量管理体系需覆盖设计开发、生产控制、质量检验等全流程,并符合ISO 13485标准。技术审评阶段,监管机构对申请资料进行科学性审查,包括技术要求、研究资料、生产工艺等,必要时开展现场核查或抽样检验。行政审批则基于技术审评结论作出注册决定,最终颁发有效期5年的注册证书。


核查要点聚焦四大核心维度:一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需验证风险管理、设计开发、采购控制等环节的合规性,如设计输入需包含法规要求、用户需求及风险控制措施,输出需满足采购、生产及产品技术要求;二是生产环境与设备,厂房需匹配生产工艺需求,洁净车间需定期检测温湿度、静压差及菌落数,关键设备如制水系统需明确检测频率和取样点;三是产品真实性核查,包括生产工艺与注册申报的一致性、生产设备和检验仪器的匹配性,以及原材料采购、生产记录、留样情况的完整性;四是文件与记录管理,要求“写所做、做所写、记所做”,确保批生产记录、检验报告、设计开发文档等可追溯,避免修改随意、签字缺失等问题。


若发现系统性失效、区域性失效或违反法规事项,将判定为严重不合格项,需整改后重新核查。对于自检报告,需核查检验人员资质、设备校准记录及操作规范性。委托生产情形下,延伸检查受托方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技术文件、生产过程控制与委托方要求一致。


通过体系核查,监管机构可确保医疗器械从研发到上市的全生命周期符合安全有效标准,最终实现患者用械安全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标签 / keyword ta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