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0 人气:8 作者:天之恒
马来西亚医疗器械注册由卫生部下属的医疗器械管理局(MDA)统一监管,采用基于风险的四级分类体系(A-D类,风险递增)。注册流程需遵循《医疗器械法》Act 737及东盟医疗器械指令(AMDD)要求,具体可分为四大核心环节:
一、分类与前期准备
产品需先通过风险分级确定类别:A类(如非灭菌压舌板)仅需6-8周完成列名;B/C类(如普通诊断设备)需3-9个月进行技术文档审核;D类(如植入式心脏器械)则需9-12个月甚至更久。企业需准备包括注册申请表、产品技术规格、ISO 13485质量体系认证、临床评估报告(如适用)、生产流程文件、标签说明书及不良事件记录等全套资料,所有文件须使用英文或马来文编写。
二、申请与审核流程
提交完整材料后,MDA将启动技术评估。低风险产品侧重行政文件审核,高风险产品则需深度审查设计验证、性能测试数据及风险管理文件。2025年7月起,中马监管互认计划正式实施——中国NMPA认证产品可通过“验证通道”30天极速获批,马来西亚IVD产品经中国“绿色通道”60天可进入中国市场,大幅降低重复审查成本。
三、费用与时间成本
注册费用按类别收取:A类免费,B类2000马币,C类3000马币,D类5000马币,另加300马币证书费及年费。总成本包含技术文档编制、本地授权代表(AR)服务、测试翻译等费用,B/C类器械首次注册总成本约1万-5万马币。实际审批时间受文件质量、MDA工作负荷及沟通效率影响,建议预留3-6个月缓冲期。
四、合规与持续监管
注册证书有效期5年,到期前需申请续期。企业须建立有效的上市后监督体系,包括不良事件报告、产品追溯及风险管理流程更新。马来西亚加入MDSAP体系后,制造商可利用多国联合审核报告简化合规路径,尤其利好布局东盟市场的企业。
关键建议
提前确认产品分类并遵循IMDRF STED或东盟CSDT模板编制技术文档;
委托经验丰富的本地AR处理沟通协调及合规事务;
关注MDA官网动态,及时适应法规更新(如2025年MDSAP整合、中马互认细则);
高风险产品建议预留充足时间应对可能的专家评审或补充材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