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 138 2641 2791

越南医疗器械注册认证——产品分类

发布时间:2025-07-04 人气:13 作者:天之恒

越南医疗器械市场近年来随着医疗体系完善和人口老龄化加速,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根据越南卫生部2016年颁布的第95/2016号法令(Decree 95/2016/ND-CP),医疗器械的注册认证需严格遵循产品分类规则。这一分类体系不仅决定了注册流程的复杂程度,更直接影响企业进入越南市场的合规成本与时间规划。


越南的医疗器械分类框架以风险等级为核心,将产品划分为A、B、C、D四个类别,对应从低到高的风险层级。分类依据主要参考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论坛(IMDRF)的指导原则,同时结合越南本土医疗实践需求。具体而言,A类为最低风险产品,如手术刀、镊子等基础外科器械;B类属于中等风险,涵盖多数诊断设备(如血压计、血糖仪)及部分治疗器械;C类为高风险产品,包括植入式医疗器械(如人工关节)和长期接触人体的设备;D类则为最高风险类别,涉及生命支持系统(如心脏起搏器)和放射性治疗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对部分特殊用途产品实施额外监管。例如,用于生殖健康、美容整形或儿科的医疗器械,即使其物理风险等级较低,也可能被归入更高类别。这种分类逻辑体现了越南对特定人群健康保护的审慎态度。此外,含药物成分或生物材料的组合产品,需同时满足药品与医疗器械的双重监管要求,进一步增加了分类的复杂性。


分类结果直接影响注册路径的选择。A类产品实行自我声明制度,企业可通过提交技术文件并签署符合性声明完成注册;B类需经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技术文档;C类与D类则必须通过越南卫生部指定的检测实验室进行临床评价与安全性验证。对于进口医疗器械,越南要求提供原产国或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证明,如欧盟CE证书或美国FDA批准文件,以简化本地注册流程。


企业开展越南市场准入时,需建立动态分类管理机制。由于法规更新频繁,建议通过越南卫生部官方网站或委托本地专业咨询机构实时跟踪分类标准调整。例如,2023年越南曾修订部分诊断试剂的类别划分,将某些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检测设备从B类升级为C类,导致注册门槛显著提高。此类政策变动要求企业具备快速响应能力,避免因分类错误导致注册失败或市场延误。


总体而言,精准把握越南医疗器械分类规则是成功开拓该市场的关键起点。企业需构建跨职能协作团队,整合法规事务、临床研究与质量管理资源,在产品开发初期即嵌入分类合规考量。通过建立与越南监管机构的早期沟通渠道,可有效降低注册风险,为后续商业化奠定坚实基础。随着越南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其医疗器械监管体系正加速与国际接轨,但本土化分类特征仍将持续存在,这要求国际企业保持策略灵活性,在遵循全球标准的同时适应东南亚市场的独特监管环境。


关键词标签 / keyword tag

返回列表